中医针灸科

中医针灸科由中医门诊(天河院区和萝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病区(天河院区)、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中医肝病研究室、中医综合治疗室等部门组成,拥有床位40张,年门诊量超15万,是集医、教、研于一体,中医特色突出的中西医结合学科。

一、科室荣誉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专科、广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肝病)、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专科、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核心单位。

二、临床专长

中医病区、门诊以中医药和自然疗法防治肝胆疾病为核心诊疗优势,以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脑病及老年病为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临床诊疗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并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形成以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为主的稳定、高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三、人才梯队

学科现有医务人员44人(加外聘),其中医生21人(含1名外聘),包括主任医师2人(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知名教授及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继承人1人、广东省名中医及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指导导师1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2人,治疗师5人,工程师1人,护理17人,其中医师团队中博士6人、硕士11人,博导1人,博士后合作导师2名,硕导7人,医师硕博学历占比80.1%,学科已形成一支学术梯队结构相对合理的医疗、教学、科研队伍。

四、人才培养

学科为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承担了中山大学本科、留学生、研究生及博士后的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已培养24名硕士,3名博士,1名博士后。同时,学科还承担了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学科人才培养联合国家中医药骨干人才计划、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计划和深圳市“名医高徒”临床学科中青年骨干培养项目,已培养1名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正培养2名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和1名“名医高徒”青年骨干。此外,学科每年接收4至6名进修人员。

五、学术科研

学科先后获得国家“973”中医药专项课题1项,“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4项,“十三五”及之后科研重心从临床型研究转为基础性研究,前后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得专利3项,获得各级成果奖5项。

成果奖:

  1. 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硬化、肝癌中医防治体系构建与应用 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杨宏志 2020年
  2.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吴伟康 2019年
  3. 经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吴伟康 2007年
  4. 肝炎肝硬化中医药临床系列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 杨宏志2007年
  5. 清热解读疏肝活血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奖 杨宏志1998年

专家团队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